大家好,我是王东,一个从业20年,跨界于经销商店总、汽车行业图书作者、汽车门店盈利体系教练的汽车人。
在汽车行家的直播中,我分享了一个我给某地级城市传统品牌投资人做服务的真实案例,很多粉丝都和我说大家最想知道的是,具体是怎么就活的下来,并且还活得好的。
前天我写了2024年汽车4S店如何扭亏为盈实战的销售篇,评论区很热闹,很多同行都发表了积极观点。
当然也有很多拍砖的,说的还很难听,不过这都不重要,如果大家真的想把店做好,带上数据,来汽车行家找我,喝茶聊天我会毫无保留与你分享。
文章发出后,编辑老师说文章被粉丝催更要看售后的部分,今天我赶快给粉丝安排。对,汽车行家就是这么宠粉。
前些年主机厂给汽车4S店设计了一个叫零服吸收率的KPI,如果这个指标是100%,那就意味着一个店在销售、精品、二手车等业务都没利润的情况下,只凭借售后的收益就可以支持整个店的运营成本。
今年中升集团的发布的财报也证明这一点,在经营越发艰难的时候,高段位的售后经营能力真的是太重要了。除了利润,更重要的是给门店带来持续经营的信心,而当下信心比黄金还要珍贵。
首先是要把握未来售后业务的四个趋势,邀约才会到店占比会越来越高,预先线上支付占比会越来越高,售后精品收入占比会越来越高,服务用户收入占比会越来越高。因势利导,售后未来还是有很大的机会。
我分享的案例是合资油车品牌,没有豪华品牌的高客单、高毛利,还要面临后市场“猫”、“虎”、“狗”的围剿,售后更不好做。但可能这个售后案例会对大家更有启发。
当时投资人的数据报表给到我,售后部分产值看着还可以,但毛利率不到40%。
服务经理为完成考核产值,蒙头去干大事故,但去掉中间费用和人工成本不少大事故修下来实际利润甚至为负。
1.使用售后工单分析表,抓取门店3个月的售后工单,按照工单类型分类,分别去统计保养、小修、索赔、2千以下轻钣喷、2千以上事故车、2万以上大事故六大分类的台次占比、毛利占比以及工时占比。
2.系统导出全年工单、结合保险台账,与基盘客户数据表做数据比对,提取生成客户粘性数据统计表。
3.系统导出全年的零件出库记录,分车型做服务项目渗透率统计表(做3到4个主修车型即可),分母为该车型机滤出库,分子为对应重点零件(如火花塞、轮胎、电瓶、刹车片、波箱油、皮带、重点底盘件等)。
完成这三个步骤可以通过数据发现门店售后业务最薄弱的点在哪里,售后业务机会再哪里。
这些分析很多门店售后都在做,这里不同的地方在于数据底层是要做毛利比对,而不是做产值比对。
3)在修在保率45%,三大类事故车工单分布不均衡,整体毛利低,尤其是大事故车。产值贡献占比与毛利贡献占比相差极为悬殊。
4)客户保留做的很好,老客户保持率远高于同品牌全国水平,做的很好,这一点为后期迅速提升打下良好基础。
和门店售后团队沟通,大家一直认为提升事故车的毛利是提升售后毛利的最快途径。
这个很好理解,对于4S店来说得事故车产值占比高,得事故车者得天下,4S店售后产值完成最关键的就是事故招揽。
事故招揽这个岗位也是最容易做出成绩,往往这个岗位还很锻炼人的情商,所以不少门店的售后经理之前干的就是事故招揽岗位。
这家店的问题是当地事故车招揽竞争极为激烈、门店事故外拓与外部竞争对手PK严重,渠道费用居高不下,最后搞下来看着产值不错,但把费用抛去,实际赚不了几个钱。
1)事故车核心指标考核不再是产值而是毛利,细化设立中小钣喷目标,引导售后团队更关注中小事故车的维修。
2)重新设计事故车线索台账,对线索做精细化管理,将线索分类,分为自店线索、渠道线索、路采线索并分别统计回复时间、现场到达率、事故回厂率。
在对事故车做了改善后,售后团队接下来的重点就是传统机电业务,这家店保养回厂还是不错的,但也是付出代价的。
为提高保养回厂(主机厂售后重点考核指标)门店当年回店续保客户100%送客户基础保养,来门店做事故维修的客户100%送保养1次。客服在N9邀约中为完成回厂任务,保养价格低至199元来做回厂招揽(导致一些车型刚够配件成本)。
由于该合资品牌市场保有量高,外边很多专修店,配套配件泛滥。系统内老车虽维系的不错,但大多只是看中低价保养回来薅羊毛。
门店整个回厂完全围绕保养,无论是次数还是收益都不理想,针对该情况具体改善策略如下:
不同季节,客户都有对应的驾乘体验需求,比如夏天的空调制冷。不同年龄的车,不同里程的客户同样也有不同的驾乘体验需求,比如大公里数车辆的底盘声音处理。这些全新的回厂设计,让回厂招揽变得更有内容。
比如:把发动机保养与变速箱保养拆两次进行,工单数据统计中发现该店重点车辆大保养数据异常,探讨原因发现大保养首次报价维修金额过高客户体验并不好,所以对定期保养中的大保养做了分散设计,避免一次维修的过大金额。
使用里程的下降、基础建设的更新迭代,车辆技术的进步,车的需求是下降的,人的需求才是未来售后的机会,具体措施为将售后的汽车精品改装项目做包装设计,结合节日,通过保客链接系统邀约客户回厂。
实际落地中,我们设计了12个专项的回厂方案,以月为单位,推动落地,结果很快回厂率起来,项目渗透也做了起来。这个部分的毛利当年就获得了32%的同比提升。
介于文章篇幅有限,专项的回厂方案具体细节,我写的《汽车售后盈利实战攻略》一书中有提及,更欢迎大家来汽车行家,找我喝茶交流,我会毫无保留分享给大家。
通过经营数据可以看出这家店在定保回厂上下了功夫,在修规模是有的,但续保渗透率做的很一般。
从我这些年在一线拿到的门店数据看,豪华品牌售后在修在保率普遍要更好一些,比如我去某百强经销商培训的时,发现他们集团宝马店的这个数据很好,其中一家达到82%(这是我本人实际见到最高的了)。
合资品牌售后在修在保率则相比要低一些,但优秀的门店还是可以做到65%。那这家门店的续保是重点提升部分。
同时这也是该门店售后事故毛利低的原因,非本店续保车辆,无法获得自店线索,需要支付高额的渠道费用,同样修一台车成本就要高出15%左右。
再内部管理上门店存在,保险台账管理不良,没有分类管理目标客户,没有分类设计续保政策的问题。
2)制定不同类型(新转续、续转续、潜转续、间转续)不同续保方案、不同车龄不同续保方案。
通过一系列的落地措施,门店训练出一支续保铁军,在2024年新车销量下滑,新保保费规模缩减的情况下,续保团队不但完成本品68%的在修在保目标,同时还积极开拓它品车辆,将保费规模做了起来。
如不是续保迅速补上保费规模缺口,今年势必会出现赔付倒挂的问题,一但保险公司理赔打折,事故车毛利就更低了。
胖东来超市今年特别的火,从经营角度看,最值得我们管理者深度思考的是胖东来的经营效率,其中关键是人效指标。
4S店售后服务内容多,产品种类多,服务的是车主的全生命周期,这一点和服务用户日常购物的超市很像,4S店售后也唯有像胖东来超市一样,把用户体验感打造好,才有毛利倍增的机会。
衡量同一品牌4S店售后经营水平,人均毛利是关键指标,人效是门店盈利的根本。在门店人效提升上做以下改善:
1)明确服务顾问与维修技师的角色定位,服务顾问以用户指标为绩效考核方向(回厂、续保、延保、用户粘性产品),维修技师以毛利指标为绩效考核方向(追加产值、重点零件渗透目标)
2)优化服务顾问与维修技师的设施设备,武装一线岗位,降低取得结果的工作难度。
这个部分内容非常多,这些年我也积累了丰富的案例,感兴趣的投资人可以找我交流,看我们能不能做出一个汽车行业的“胖东来”。
这个案例来自一家我辅导的国产品牌经销商,这几年该品牌总体销量一直下滑,依靠自己销售的车辆门店售后利润是很难继续增长的,我们必须服务外品牌的用户,对此和门店售后团队取得共识。
新媒体在汽车4S店销售端已经在主机厂的主导下全面开花,但在当时售后端并没有门店在做。
我之前也有尝试过在美团上推门店的售后服务、还和淘宝合作做过天猫服务店,但都效果一般。
直到抖音大力扶持本地生活板块,门店有一条短视频爆了,售后账号半个月时间,做了6万的GMV,巡视排到当地汽修排行榜第一名。
该经销商已经开始做起售后连锁服务品牌,目前的门店都成为所在城市的当地汽修排行榜第一名。年底前预计就会开到10家店以上。
门店盈利设计是一个体系化内容,文章篇幅有限,很多内容我只能简单做了一个罗列小结,欢迎同行投资人,总经理在评论区留言交流。如果大家对我说的实战内容感兴趣,欢迎大家联系我们,带上经营数据到汽车行家喝茶我们一起喝茶交流。